红色记忆———舞蹈诗《红》的纪实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2-03 浏览次数:2384

红色记忆———舞蹈诗《红》的纪实

      70年了,70年弹指一挥间,中华民族自此扭转百年衰败沉沦的历史,古老的中国从此走向民族的独立与自强。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泸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军士奋起抵抗,拉开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序幕。至此,中国结束了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的抗战。1945年9月2日,日军投降,反法西斯同盟国胜利。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都需要在学习中完成一个健全的自身,其中就包括着个人对历史的吸收。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所铸就的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团结奋斗、反抗侵略的抗战精神是一种伟大民族精神,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今天我们这个时代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大型舞蹈诗《红》,淋漓尽致的为我们展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奋勇抗敌的爱国情怀。


自舞蹈诗《红》排练以来,我们剧组的成员从刚开始的生疏隔阂到后来的渐渐熟悉,到再后来的心有灵犀。这一过程并不是想象的那般容易,但我们都坚定着信念。我们都为心中共同的目标所努力着,我们始终相信勤奋努力是好运之母这个真理。随着排练的深入,舞剧《红》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我们产生了相当积极的影响,也使我们对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曾经的我们抱怨着忙碌的排练生活,而现在的我们因舞蹈诗《红》而倍感荣光。

   排练初期,用的是大部分的假期时间。七月份好多同学的假期才刚刚开始,而此时的我们就要告别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坦日子了,心中难免产生强烈反差。带着不舍与留恋,我们告别了温暖的家,来到了魔鬼式的训练基地。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这一个好的开端,七月份的训练也成了我们的最苦之月。我们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把各个舞段完整学完反复练习之后,正式而紧张的排练也就开始了。为了更好的完成舞剧《红》,我们每天还要上一个小时的现代舞基训课,现代舞基训课是我们最痛苦的回忆,各种各样的肌肉素质训练,在地面的摸爬滚打,每次上完课都会让我们觉得四肢乏力。《序》的排练也让我们记忆犹新,地面上的复杂动作得时刻集中注意力绞尽脑汁才能记得住,为了让《序》更好的展现,我们身上青一块紫一块都是常有的事情。
   八月份的我们依旧紧张地奋斗着,好多舞段都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星火》和《推人》的舞段改了一版又一版,因为动作以及结构的编排总是达不到完美,我们经常被耗在练功厅,一耗就是几个小时。排练老师更是绞尽脑汁,想把最完美的作品呈现给大家。

随之我们迎来了九月份的开学。在学业之余,我们所有的课余时间几乎都投入了排练,鲜有休息的时刻。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中秋节,一起床就去剧场排练的我们,盼望着晚上可以出去赏月,有久违的闲暇的时光,但是出乎意料,老师让我们去操场上排练,于是,我们穿着练功袜子,站在满地石子和枯树枝的操场,辛苦练习。看着头上如玉盘般的明月,心中也多了一份亲切的安慰。




   距离展演越来越近,在十月份的七天小长假里我们依旧以排练为伴。虽说很苦很累,但是内心的澎湃是难以言表的。在三号的晚上,我们完成了第一次有领导审查的联排,院领导对我们的支持和对老师的肯定让大家感受到了更多舞蹈所能给人带来的震撼力与感召力,我们这么久的努力都是值得的,笑容洋溢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脸上。

   还记得临近演出的那一天晚上在华山路的剧场连排,那是第一次,董杰老师在看完我们的整场表演后,激动的热泪盈眶,拿着话筒,用颤抖的声音说出了五个字:你们太棒了。那一刻,雷鸣般的掌声响起,仿佛一切辛苦与伤痛都化为云烟,所有人都流下了感动的眼泪,一种无形的力量,无形的纽带,把我们的心紧紧栓在了一起。


 1024日一大早,我们磨拳擦掌,整装待发,坐上了去往北京国家大剧院的动车。一下动车,我们就感受到了寒风的凛冽,刮在身上刺骨的冷,但是我们的内心充满了热量,这种热量持续膨胀,我们没有寒冷,只有满腔热血与信心。立马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庄严又气派,就连化妆间都大的像个迷宫一样,收拾完东西去舞台的侧台,没想到侧台就像舞台那么大,我们每个人把自己的东西放在地上,席地而坐,这场面让人不禁想起了春运时期的火车站。n(*≧▽≦*)n人的一生中有几次机会能够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翩然起舞呢?内心中抹不去的对《红》的渴望与兴奋,这种奇妙的力量鼓舞着我们。

合灯光是最耗时间的,我们穿着服装,在舞台上一站就是一个多钟头,台上又冷还不能穿外套,我们冻的直哆嗦,但我们没有一点怨言,有的还调侃两句:我们这站一分钟可都是钱换来的呢,赶紧珍惜吧!因为听说这租舞台,一个小时可是要不少钱的呢。就这样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我们合到了晚上十点半。然而,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面对着三层楼的观众,我们把所有的潜能都爆发了出来,把身体的每个部位,就连头发丝,都融入了这场舞蹈中。我们全神贯注,全身心的投入,没有丝毫的慵懒懈怠,用身体的极致演绎着每个动作与情节,让观众们和我们一起回去,回到那艰苦的时期,也让观众感受到那个年代革命者如火燃烧的拼搏精神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坚定意志,唤起观众对中国革命的深刻记忆。当帷幕落下时,雷鸣般的掌声响起,观众们大声呼喊着太棒了”“美爆了,而台上的我们也流下喜悦与感动的泪水。最后,董杰老师和我们相拥而泣,为这个美好的夜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忽然觉得作为一名上戏的舞者,是多么的幸运。


《红》是以创新艺术语言表现的红色题材,内容是以追求光明、展现正义的力量和生命,力求与观众产生共鸣而创作的。就正如楼书记所说的那样,希望我们用一种更有时代感的方式唤起人们的记忆,也让广大没有亲生经历过革命的青少年从中收到教育,从情感上产生共鸣。而我可以自豪的说:“我们,做到了!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上海戏剧学院也将迎来的70周年校庆,大型舞蹈诗《红》在国家大剧院的成功演出就像一份舞蹈学院独特且深具意义的礼物赠送与之。悠悠七秩风华,漫漫征程如歌,这一份礼物也将为我们的上戏70周年华诞画上出众艳丽的一笔。《红》从表现无尽黑暗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再到红色暖流汹涌澎湃,整个作品激荡人心,而我们的上戏也是经历了这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而迎来了辉煌的今天,红的精神鼓舞着她,支撑着她,贯穿着她!这一种对信仰的坚守,造就了我们的今天,而我们之中的每一份子,也都应该从中获得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