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毕业大戏《影子剧院》新年首演

文章来源:舞蹈学院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1-04 浏览次数:658

14日,一只“巨手”将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实验剧场的大幕徐徐拉开,演员和玩偶从箱子里鱼贯而出,展开一场光与影的"游戏",用肢体语言和光影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将一个又一个童年的回忆搬到舞台上,既有趣,又发人深思。共有来自70多家用人单位的百余名代表和近200名观众一起见证了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2016级编舞班毕业大戏《影子剧院》的新年首演。

演员利用箱型空间和头灯、手电、切割灯、投影仪等设备,在舞台上玩起了童年的手影游戏,与“巨手”打闹嬉戏,互相模仿做“镜子游戏”,像儿时睡觉前在被子里用玩偶打斗,如小猫般捕捉光斑,似儿童般青梅竹马,甚至还在舞台上营造出美术馆奇妙夜的氛围,以知名雕塑为模版,与美术馆值夜班的保安大玩“我们都是木头人”。当然,最精彩的,还是他们与实时捕捉技术互动的即兴舞蹈。即便没有很强的故事线,也让孩子们赞叹连连,成年人看完以后则若有所思。

开放式创作,不断打磨创造思维和肢体表达

这些有意思的“回忆”片段都是编导毕业班的同学们,在系主任余霄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创作完成的。其中的创作灵感有来自于他们儿时玩的各种游戏,有来自于他们大二、大三的课程创作,有来自于他们曾经看过的电影、动画片、展览、绘本、故事、神话、传说,有来自他们上课时偶然的“调皮”,有来自于他们在实时扑捉技术和多媒体互动上的探索,有来自于他们从城隍庙买来的头灯,有来自于排练教室里不知道谁遗落的一把伞,有来自余霄老师儿子的玩具……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在剧场特定的空间中产生了新的介质和内容。而观众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在光影交错中被激发出无限的想象力,尘封的记忆被开启,品味这些生活点滴带来的感动,与编者、舞者共情。

虽说是剧场作品,但却没有完整的剧本和结构。这种开放式创作给这个作品带来更多的可能,也给编创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但师生在这个过程中“玩”得乐此不疲。在3个多月的创作过程中,毕业班的编者也是舞者们,在余霄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进一步激发了创造力和肢体表达进一步激发了创造思维和肢体表达能力,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中提升作品和自我。通过毕业大戏的创作和排练,学生的创作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他们各自编排的小作品在修改磨合后表现得更加游刃有余、融会贯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

毕业大戏出作品、出人才、出模式

建校75周年,更多精彩演出展览助力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

《影子剧院》的新年首演既是舞蹈学院建院20周年庆祝活动的收尾,又是上海戏剧学院建校75周年系列演出的开始。作为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上海戏剧学院建校75年来为上海,为国家培养了大量“至善至美”的文艺人才,创作了不少精品演出。其中,毕业大戏则是其中出作品、出人才、出模式的典型。毕业大戏由学校教务处和演艺中心牵头,汇集全校优势专业和资源。《影子剧院》获得艺术管理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师生的支持和协作,舞美系研究生的参与,并向全校学生征集文创产品设计,聚合学校四大校区师生的专业实力,充分体现了上戏剧目制教学、毕业大戏联合人才培养的亮点和特色,通过学科互动、专业互动、年级互动,创作优秀艺术作品,培养“至善至美”的专业艺术人才。

据《影子剧院》制作人、艺术管理专业黄墨寒老师介绍,新年首演过后,《影子剧院》即将开始它的校内外公演,并有可能在上海戏剧学院一年一度为市民送上的“上戏有戏”演出季中与大家再次见面。同期,剧组还将推出一系列的创造力和肢体表达工作坊和文创产品展示。

据悉,于建校75周年之际,除了传统的“上戏有戏”演出季、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青计划暨青年艺术创想周、“紫藤花开”艺术硕士毕业作品演出季、“花开”系列大创项目演出季之外,上戏还将为广大市民献上更多精彩的艺术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