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6日,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主办的第三期“跨学科视野下舞蹈学术讲座”在线上顺利开展,此次讲座特邀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民族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建民教授主讲,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张麟教授担任主持人。此次讲座主题为《艺术人类学研究方法(上下)》,讲座正式开始前张麟教授向大家绍了王教授丰富的学术背景及研究成果,并且强调了艺术人类学的学科视野对舞蹈学术研究的完善与深入有着启发性的意义。
一、民族志“质性研究”模式分析
王建民教授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阐释了艺术民族志的内涵和外延,并以艺术民族志的研究模式为切入点,剖析了知识的构成、个人的主体性、小规模社会的艺术、地方性知识和文化相对论等理论命题的内涵和研究意义。相对于“量性研究”这种以实证主义和社会实体论为出发点的研究模式而言,人文研究的特性决定了艺术民族志更适合用“质性研究”来剖析文化现象的原创性、表达性与独特性。因为“质性研究”重在对现象进行详细考察、探讨、分析等,说明其性质和原因,是一种偏向阐释性和因果性的研究模式。
为了进一步分析“质性研究”的内涵及历史演变,王教授一一介绍了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格尔茨和费孝通等学者对“质性研究”模式作出的思考和研究,阐明了当代艺术民族志的研究转向——从传统单点的参与观察,向多点的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转变。通过对民族志和民族生态系统的深入反思,我们将发现地方性知识的价值所在。同时,文化相对论也将启发研究者们重新思考西方中心主义体系下建构出来的艺术公理。
二、社群-文化共同体的综合调研
针对民族志的具体田野调研实践,王建民教授首先阐明了当代田野民族志的研究对象——社群(文化共同体)的内涵及其当代变异。他认为当代的田野民族志研究面对的更多是界限模糊的文化共同体,这就要求研究者们要进行多点的、长时间的田野工作;其次在实际调研过程中,要尽可能广泛地掌握当地的自然及人文面貌,并且要及时查阅地方文献、了解口述历史和学习当地的语言。最后对于田野调研可能产生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式,王教授也给出了细致的阐述,例如研究者们如何在当地文化共同体中寻找到的恰当身份角色,艺术实践与人文现象之间的复杂的互动关系等等。
此外,王建民教授针对舞蹈学院的专业特性,详细介绍了舞蹈人类学家葛特鲁德·库拉斯在讨论舞蹈民族志时提出的研究方法,库拉斯将舞蹈民族志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通过田野调查,对民间社会的舞蹈进行描述、观察和记录;其二是进行实验室研究,辨认舞蹈的结构和风格;其三是在当地人的帮助下进行风格的解释;其四是阐述舞蹈的图形;其五是对基本的动作、主题和舞式步伐的分析;其六是对舞蹈形态、结构、步伐、音乐和歌词的综合进行理论讨论和比较研究。
三、艺术实践在当代社会中如何表征
在当代的艺术民族志田野工作中,现代科技工具成为了重要的记录手段。王建民教授认为研究者们应善用工具,正确处理技术工具与理论关怀之间的互动关系。因为科技手段只有在与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相结合时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事实上,艺术民族志的多媒体记录中镜头及其他记录手段的运用与人类学理论密切相关,决定着艺术民族志的品质。因此,记录必须有理论关怀来支撑。
王教授还指出艺术民族志的调研应当将客位和主位结合起来,与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相结合,辅以音响和影视记录及艺术行为和艺术品分析方法,在当地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进行延续较长时间的、深入的与艺术有关的文化观念与情绪情感、社会制度、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因为艺术民族志是将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知识加以考察,进而探讨艺术是如何象征性表达人们的观念的,又是在艺术实践中怎么处理人们所认识和理解世界各种关系,以及在当代社会是如何表征的。
最后,王建民教授认为,以上艺术民族志的研究路径将改变艺术形式与社会文化研究之间的对立和割裂状态,有可能实现艺术与社会文化更紧密的连接,使得研究更具有反思性和阐释力。
讲座结束后,王建民教授对于同学们提出的“田野调查与学术理论之间的契合关系”“如何面对马克斯·韦伯所提的现代世界‘祛魅’艺术”“怎样理解社会制度下的功能结构主义”等问题进行解答,聆听讲座的同学们都表示收获颇丰,并希望未来有机会进一步向王建民教授学习与交流。相信此次丰富而精彩的讲座让同学们以更加饱满和严谨的状态投入到舞蹈的研究和学习之中。
文字:刘晓芳